大理旅遊名勝天龍洞座西向東,洞口開闊,游路曲折,總長僅100多米,進入大理旅遊名勝天龍洞門不遠就有一穹形廳堂,鐘乳、石筍倒豎橫伸,中有一巨龍張牙舞爪,似在形態各異的奇石中游動。沿游路攀登,移步換景,有“石海洞鄉”、“仙客繡球”、“犀牛望月”等,使游者平添情趣。大理旅遊名勝天龍洞退場門在陡峭的岩壁上,一出洞口,豁然開朗,大理旅遊名勝天龍洞洞口修建有亭、閣、游廊,可供游人休息,大理旅遊名勝天龍洞岩洞中塑有一童子,一股清泉從童子小雀雀噴出,注入潭中,人們喝上幾口,頓解悶熱。在這裡眺望大理洱海風光,品茗賦詩,倍添情趣,是人們尋幽探勝的好地方。
蒼山上眺望洱海
蒼山下的小天龍寺
真正的天龍寺-崇聖寺
金庸十四部武俠巨著,其中以《天龍八部》對雲貴山水的著墨最多,尤其是無量劍“玉壁仙影”的描述,刻意寫景的筆意,躍然紙上,造成讀者對雲貴山水的無限嚮往,同時也隨著金庸小說的暢銷,使中國的西南風光踏著《天龍八部》面向全球。看過金庸著作的讀者,遊覽雲貴山水,宛如跨進金庸的武俠世界,按圖索驥,總見刀斧余鑿之處,思古幽情懷抱劍膽琴心,讓人對景驚奇。
《天龍八部》以大理段氏王朝的人物為主角。旅遊大理,當然要朝拜天龍寺“六脈神劍”的發祥地,金庸在《天龍八部》中寫著,“天龍寺在大理城外點蒼山中獄峰之北,正式的寺名叫做崇聖寺,背負蒼山,面臨洱海,極佔形勢之勝,寺有三塔,塔頂有鐵鑄記雲:‘大唐尉遲敬德造’,相傳天龍寺有五寶,三塔為五寶之首,另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規模宏大,構築精麗,中土名山大寺,亦少有其比。”這段描述正是天龍寺的寫照。
上關花公園
上關花公園在南詔古關龍首關(今上關)以南的關外,東臨洱海,西枕蒼山雲弄峰,南距蝴蝶泉1公里。公園于1992年12月動工興建,于1993年9月建成。景區由山門、雙胞大青樹、花園、歌舞遊樂園、天龍洞等組成。公園以久負盛名的上關花取名,上關花就在龍首關以北的關外花樹村,稱“十裡香”,即木蓮花,平年開12瓣,閏年開13瓣,花黃白色似玉蘭,香味四溢,明代史籍有載,清代被毀。徐霞客在《滇游日記》之八中記載說︰十裡香“其花黃白色,大如蓮,亦有12瓣,按月而閏增一瓣,與省會之說同,但開時香味遠甚,土人謂之十裡香,則省中所未聞也。”又說“榆城有風花雪月四大景,上關以此花著。”今上關花公園中已栽培此花,三五年后上關花將會重現,讓人賞心說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