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禮拜幾乎是只要醒著就盯著重車論壇裡的(幹版),準備隨時跳出去發言.
因為在重車論壇裡的(幹版)裡,正有二個現實生活上的重車交易糾紛,搬到網路上延燒.
因為在重車論壇裡的(幹版)裡,正有二個現實生活上的重車交易糾紛,搬到網路上延燒.
先說案例一,是某一車友到車行租車,還車時因為燒胎,要被店家要求賠償,
但因為車友不滿意賠償金額,就到重車論壇裡的(幹版)發表不滿,影射店家誣陷車友燒胎,
而眾車友因為只聽取單方面的描述,就大肆批評該店家.
我剛好是該店家的消費者,在自己實際經驗裡認為該店家是正派經營的優良店家,
因此在店家出示燒胎證明後,就跳出來與該車友及其朋友在網路上對立的開摃.
詳情不在此細說,看我在禮拜二,三,四,這三天晚上幾乎沒睡覺,白天也在開摃,
就知道雙方言語激辯的程度,幸好事件最後,因為店家與車友各退一步,有圓滿的收場,
我這個路人甲,也終於可以睡個好覺.太久沒熬夜,一連調適個二,三天生活才回復正常.
但因為車友不滿意賠償金額,就到重車論壇裡的(幹版)發表不滿,影射店家誣陷車友燒胎,
而眾車友因為只聽取單方面的描述,就大肆批評該店家.
我剛好是該店家的消費者,在自己實際經驗裡認為該店家是正派經營的優良店家,
因此在店家出示燒胎證明後,就跳出來與該車友及其朋友在網路上對立的開摃.
詳情不在此細說,看我在禮拜二,三,四,這三天晚上幾乎沒睡覺,白天也在開摃,
就知道雙方言語激辯的程度,幸好事件最後,因為店家與車友各退一步,有圓滿的收場,
我這個路人甲,也終於可以睡個好覺.太久沒熬夜,一連調適個二,三天生活才回復正常.
再說案例二,是某一車友到車行買車,因為烤漆的色差及貼紙痕跡,而認為該零件非新品,
在與店家協調不成後,就到重車論壇裡的(幹版)發表不滿,並且有情緒性的言詞辱及店家,
而眾車友也因為只聽取單方面的描述,就大肆批評該店家.
與上例不同的是,該店家並未馬上到網路上澄清,只是委托代言人到網上說明,
但因為代言人的措辭立場堅硬及長篇大論像律師在發存證信函,更引發網友的不滿,
再因為幾位親店家的車友發言過當,讓眾網友更是群情激憤的一面倒向此案車主.
也因為第三公正機構驗車時效上沒這麼快,事件發生後第三週,此案已在論壇上燃起喧然大波.
但檢驗報告出來後,證明業主是清白的,此時業主氣不過商譽嚴重受損,準備上法院討回公告.
我這個路人甲,又在此時跳出,希望雙方各退一步,談合收場,讓事件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目前事情發展到最後階段,在前一回合糾紛協調委員會協調失敗後,目前不知是否還有協調的機會.
在與店家協調不成後,就到重車論壇裡的(幹版)發表不滿,並且有情緒性的言詞辱及店家,
而眾車友也因為只聽取單方面的描述,就大肆批評該店家.
與上例不同的是,該店家並未馬上到網路上澄清,只是委托代言人到網上說明,
但因為代言人的措辭立場堅硬及長篇大論像律師在發存證信函,更引發網友的不滿,
再因為幾位親店家的車友發言過當,讓眾網友更是群情激憤的一面倒向此案車主.
也因為第三公正機構驗車時效上沒這麼快,事件發生後第三週,此案已在論壇上燃起喧然大波.
但檢驗報告出來後,證明業主是清白的,此時業主氣不過商譽嚴重受損,準備上法院討回公告.
我這個路人甲,又在此時跳出,希望雙方各退一步,談合收場,讓事件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目前事情發展到最後階段,在前一回合糾紛協調委員會協調失敗後,目前不知是否還有協調的機會.
以上二個案子讓參與的網友都學到很多:
1.牽涉到二方的消費糾紛,若搬到網路上解決,雖會引起廣大的共嗚,網友會一致偏向消費者,
但因為讓消費者不只陳述事實,還夾加許多個人主觀且情緒化的觀點,反誤導案件真實的情況.
2.網路上眾多網友還是沒有依據事實證據判斷是非的能力,未能等到店家說明及出示證據,
就一面倒向開版的車友,這對雙方的協調不僅沒有正向的幫助,反到火上加油,更情緒化的反應.
3.消費者及店家都應該包容的能力,消費者可以到網路上疏發不滿,店家也可到網路上澄清,
只要有事實根據,誰事誰非網路大眾自然能公平的判斷,讓真理獲得重現.
4.消費者在抱怨之後,切勿用情緒化主觀的方式來陳述;店家在發言時,也勿用措辭強硬的態度回應,
而旁觀的網友,也應依實證有多少來講多少話,任何一句言論,都會受到其他人的檢驗,及負法律上的責任,
也有許多路過關心的朋友,用俏皮,玩笑,或影射的方式來發言,不僅沒有幫忙降溫,反到添油,實不可取.
5.網路上的每一位網友,雖都是用代名,但在現實生活裡也有真實的一面,
若有網友輕易的對某人挑釁,或用言語侮辱之,輕則雙方上法院解決,重則會遭到對方武力的報復.
6.若某一方得到公理,也應寬大的包容理虧的一方,讓雙方有談合的機會,
否則得理之後還對對方窮追猛打,有理也會變成沒理.
之前金紅小築一代還在的時候,我也時常到那裡發言,
在相互爭論的過程中,知道如何整理組織自已腦袋裡的想法,再寫出來變成強而有力的說詞,
當金紅小築一代關站後,沒有了一個與人切磋討論的園地,腦筋也退步了許多,
剛好又在重車論壇上遇到這種事,讓我又心中火熱的跳進去發言,
真是應該再三反省,孔子說的---及其壯也,誡之在鬥
-----------------------------------------------------------------------------------------------------------------------------
多一分耐性,就少一分紛爭
(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tw/yow700627/article.php?pbgid=27356&entryid=156653)
遇上問題的時候,別急著生氣,先試著控制自己的怒氣,想清楚前因後果,才能夠據理力爭。
有句話說:「守得雲開見月明。」意思就是天上的明月雖然被烏雲遮擋,但烏雲總會有消散的一日,能耐心等待的人,必能有緣窺見美麗的月光。
哈彿大學醫學博士,曾經寫過《心靈地圖》一書的派克醫師說過一句話:「沒有耐心做後盾,生活就不具有任何意義。」
他主張,人應該就耐心的生活,漫無節制絕不會比有耐心來得更深刻,甚至會讓人一事無成。
但是,忍耐與等待都是相當辛苦的,心之所欲不能獲得,更讓人難受,只不過,焦急躁進並不一定就能夠獲得,反倒是等待之後所得到的果實,可能讓人分外覺得甘甜。
就好像是煲一湯鍋,如果不能慢慢地,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攪拌,靜靜等待每一項食材在湯中釋放出所有的香甜甘美,又怎麼會有一鍋好湯可喝?花點時間耐心等待,可能是值得的。
有些時候,怒氣一觸即發,假使雙方都不願忍耐退讓,怒氣宣洩的結果可能炸得兩敗俱傷,傷人也傷己。但是,玉石俱焚的結局真的是我們樂於見到的嗎?如果每個人都沒有辦法體會與學習「忍耐」的工夫,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必定是一團混亂。
還記得白羊黑羊的故事嗎?互不相讓的兩隻羊,在橋上你推我擠,誰也不肯讓誰先過橋,最後全部掉到水裡,誰也過不了橋,這又何必呢?
德國最偉大的思想家、劇作家歌德,面對同樣的問題,他的做法發揮了高度忍讓的精神,過人的風度值得我們學習。
有一天,歌德來到魏瑪公園散步,魏瑪公園裡有一處僅容一人行走的小徑,是它的一大特色。
歌德行經這條小徑時,想不到迎面來了一個人。那個人正是前不久才將歌德的所有作品批評得無一是處的評論家。
兩人面對面站住了,只見那批評家站得挺直,態度傲慢地說:「對於一個傻子,我絕不讓路。」
但歌德卻不怒反笑,說道:「我的做法恰好相反。」
說完,歌德隨即臉帶微笑地站到旁邊。
爭一時之氣,不一定能夠讓我們得到什麼,適度的忍耐才能冷靜處理各項生活上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缺點,相處的時候,你退一步,我讓一步,相互容忍對方,關係自然和諧,如果誰也不讓誰,不斷揭對方瘡疤,硬碰硬的結果,恐怕只會讓彼此更加傷很累累吧。
耐心是解決種種糾紛,不和是最佳良藥。正因為我們對彼此的忍耐,所以造就了社會的祥和。
耐心,是可以培養的。遇上問題的時候,別急著生氣,先試著控制自己的怒氣,想清楚前因後果,才能夠據理力爭。偶爾,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想,試著同理對方的感受,或許「忍耐」做起來就沒有那麼困難了。
對人多一份耐性,對人多一分慈悲,對事多一分容忍,社會自然就減少了許多無謂的紛爭與不和。
(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tw/yow700627/article.php?pbgid=27356&entryid=156653)
遇上問題的時候,別急著生氣,先試著控制自己的怒氣,想清楚前因後果,才能夠據理力爭。
有句話說:「守得雲開見月明。」意思就是天上的明月雖然被烏雲遮擋,但烏雲總會有消散的一日,能耐心等待的人,必能有緣窺見美麗的月光。
哈彿大學醫學博士,曾經寫過《心靈地圖》一書的派克醫師說過一句話:「沒有耐心做後盾,生活就不具有任何意義。」
他主張,人應該就耐心的生活,漫無節制絕不會比有耐心來得更深刻,甚至會讓人一事無成。
但是,忍耐與等待都是相當辛苦的,心之所欲不能獲得,更讓人難受,只不過,焦急躁進並不一定就能夠獲得,反倒是等待之後所得到的果實,可能讓人分外覺得甘甜。
就好像是煲一湯鍋,如果不能慢慢地,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攪拌,靜靜等待每一項食材在湯中釋放出所有的香甜甘美,又怎麼會有一鍋好湯可喝?花點時間耐心等待,可能是值得的。
有些時候,怒氣一觸即發,假使雙方都不願忍耐退讓,怒氣宣洩的結果可能炸得兩敗俱傷,傷人也傷己。但是,玉石俱焚的結局真的是我們樂於見到的嗎?如果每個人都沒有辦法體會與學習「忍耐」的工夫,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必定是一團混亂。
還記得白羊黑羊的故事嗎?互不相讓的兩隻羊,在橋上你推我擠,誰也不肯讓誰先過橋,最後全部掉到水裡,誰也過不了橋,這又何必呢?
德國最偉大的思想家、劇作家歌德,面對同樣的問題,他的做法發揮了高度忍讓的精神,過人的風度值得我們學習。
有一天,歌德來到魏瑪公園散步,魏瑪公園裡有一處僅容一人行走的小徑,是它的一大特色。
歌德行經這條小徑時,想不到迎面來了一個人。那個人正是前不久才將歌德的所有作品批評得無一是處的評論家。
兩人面對面站住了,只見那批評家站得挺直,態度傲慢地說:「對於一個傻子,我絕不讓路。」
但歌德卻不怒反笑,說道:「我的做法恰好相反。」
說完,歌德隨即臉帶微笑地站到旁邊。
爭一時之氣,不一定能夠讓我們得到什麼,適度的忍耐才能冷靜處理各項生活上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缺點,相處的時候,你退一步,我讓一步,相互容忍對方,關係自然和諧,如果誰也不讓誰,不斷揭對方瘡疤,硬碰硬的結果,恐怕只會讓彼此更加傷很累累吧。
耐心是解決種種糾紛,不和是最佳良藥。正因為我們對彼此的忍耐,所以造就了社會的祥和。
耐心,是可以培養的。遇上問題的時候,別急著生氣,先試著控制自己的怒氣,想清楚前因後果,才能夠據理力爭。偶爾,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想,試著同理對方的感受,或許「忍耐」做起來就沒有那麼困難了。
對人多一份耐性,對人多一分慈悲,對事多一分容忍,社會自然就減少了許多無謂的紛爭與不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