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五次到重慶出差,恰好遇到周末六日
於是與小李相約選個遠一點的景點,花二天時間來遊玩
聽當地的朋友建議,二日遊可以去金刀峽,黑山谷及銅鑼漂流,還有川北的閬中古鎮
考量金刀峽路尚未修好,銅鑼漂流水量不足,最後選定閬中古鎮

"閬",有人念"朗"或"浪"
閬中最有名的就是張飛鎮守並埋在這裡,是個有二千多年的一個古鎮

由於從重慶到閬中路途遙遠,於是星期六一早7:30我們就乘大巴往閬中出發
到了閬中時已是下午1:30,真是沒想到走了六個小時的車程
到達閬中後,我們先預買隔天回程的車票.竟然只有上午二班,下午一班到重慶的車次
而且下午那班還賣完了,我們只好買星期天上午九點那班回程車
這也表示我們必須在半天的時間內跑玩別人二,三天的路線,才能值回票價

於是在到達閬中古城後,我們先找了有著的李家大院,辦理入住
之後便快馬加鞭的走了狀元坊,中天樓,火神樓,秦家大院,川北道署,貢院,張飛廟
整整把閬中古城走了一遍,而且還跑了對岸的錦屏山,從山上遙望閬中古城,再渡船回來

晚上我們到閬中新城街上,找了間"巴渝鴨舌坊"吃鴨舌乾鍋
第一次吃鴨舌,而且還是一大鍋的鴨舌,加上川味烹煮,吃的盡興讓我至今仍回味無窮

飯後走到閬中著名的江邊夜景
只見江邊一排古味茶館,在霓虹燈火照映下呈現新舊融合的景象
很多新城的人都在晚上天氣涼爽後到江邊泡茶聊天或打牌摸幾圈
看著他們悠閒自得的在夜裡乘涼,有的還在音樂下載歌載舞,讓我非常的羨慕
生活的意義也在這裡完整的體現出來~

 

 


 

閬中古城 塵埃落定後的寧靜

         閬中市,是一座位于四川省東北部的小城,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小城四面環山,三面臨水,大巴山脉和劍門山脉將其合抱。

    閬中古城位于閬中新城的旁、嘉陵江邊,號稱全國四大古城之一(另外三處是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安徽歙縣),而且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風水理論的一座城市,被譽爲風水古城。
    走進閬中古城,看到四四方方的街道及整齊的青石板路、沿街懸挂的紅燈籠,您會有一種走進歷史的感覺。也許閬中古城沒有麗江古城那種小橋流水似的江南風光,也缺乏那種少數民族的韵味,但閬中古城以它特有的厚重的歷史,嘉陵江寬廣的胸懷以及完全民居化的特色,向人們展示它獨特的魅力。進入古城,但見長長短短、肥肥瘦瘦、彎彎拐拐的幾十天街道,大多是明清穿逗木建築結構建築,少量唐宋建築,一個個京都四合院串聯成一條條幽深的街巷,儼然北京的胡同。
    閬中的街巷多爲東西走向或南北走向,它們將舊城區分隔成一個個的方形的民居院落,大院套小院,天井連天井。古城現有117條街巷,五分之一仍保存著唐宋時期的格局。現存2處元代建築,4處明代建築,12處清代前期的殿堂建築,以及衆多的唐宋以來的街市和古民居。在這些古街院中,還有一種呈多字形結構,即第一重天井和第二重天井不在一根軸綫上,錯位成一個“多”字,房間平面圖爲菱形。這樣的結構,寓意“三多”:多子,多福,多壽。這在全國古民居建築中十分罕見,整個古城保持著樸實、典雅的風貌。

   到閬中去旅游,建議投宿古民居,過幾天當地人家的生活,才能真正感受到古鎮的意境。雕鏤精巧、典雅古樸的門窗;窗戶上雕刻著精細的花鳥魚蟲的窗花;墻頭和檐下飛揚的翹角;被烟火熏得烏黑透亮的房梁板壁,以及散發出淡淡黴味的蚊帳……古城千年的文明,就從這些普通人生活中的細枝末節中徐徐地滲透出來。午後,搬一把掉了漆的藤椅,慵散地坐在天井旁,泡一壺釅釅的香茶,看老屋在陽光下緩緩移動的斜影,氣定神閑之余已然忘記自己在城市裏的逼仄。

欣賞閬中古城的一個絕佳的觀察點是城南臨江的華光樓,此樓是當年全城最高的純木建築,上面木柱之粗、結構之精巧、字畫之精妙,無與倫比。華光樓的柱子上有諸多歷史名人留下的墨迹,以及當年蘇維埃政府的標語。滴水檐邊上的瓦當上,多年的青苔模糊了不知哪朝的文字。

可游的地方還有建于清朝嘉慶年間的淨聖庵街17號的李家石門大院,巴巴寺、張飛廟、杜家大院、錦屏山、狀元街的川北道貢院等地方。另外,作爲歷史文化名城,閬中留下了許多歷史名人的足迹,杜甫、司馬光、陸游、蘇軾、文同等人都留下了吟咏閬中的詩篇。閬中還是三國文化名城,張飛死後就葬在這裏。
  閬中曾爲巴子國國都,多民族長期聚居融合,形成獨特的民俗文化,久已不見的巴渝舞、偶爾可見的川北燈戲、以及皮影、剪紙等民間技術,爲寧靜的古鎮生活注入了豐富多彩的內容。

 

 

閬中古城-狀元坊,中天樓

狀元坊爲紀念閬中本土在唐宋兩代接連出了四個狀元而修建。狀元坊位于古城區北門入口處,是閬中新老城區的分界綫,它的前方是寬闊的馬路和高大的現代建築,它的身後是相對矮小但却整潔大氣蘊含著無窮魅力,大部份保存完好的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街道及民居,真是涇渭分明。
金碧輝煌的狀元坊兩面均用鎏金字體大書唐代狀元尹樞、尹極和宋代狀元陳堯叟、陳堯咨的大名,真正是流芳千古,令人景仰不已。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這四位狀元中其中兩家都是連枝兄弟,千年以還,唯此兩例而已。在科舉時代,一個地方出了一位狀元,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所謂"一人有慶,兆民咸賴",不但地方官長、學長要彈冠相慶,引以爲榮,即本地庶民百姓亦歡欣鼓舞,爲之自豪,而地方官長、學官一類上層人物也要受到朝廷的表彰的。從隋朝開始實行科舉取士至滿清末年的一千多年的歲月長河裏,四川全省一共出了19名狀元,閬中便占了4人,爲全蜀之冠,故享有"狀元之鄉"的美名。此外,閬中總共還出了進士116人(含狀元4人,武進士15人),舉人404人(其中武舉104人),各類貢生317人,閬中自古文風之盛,可見一斑。說閬中山川毓秀、人杰地靈、科甲鼎盛、擅美全川,洵非虛譽。
 

中天樓爲閬苑十二樓之一,是閬中古城的重要標志性建築,始建于唐朝,後屢建屢毀。今年,閬中市投入資金86萬元,遵循修舊如舊,恢復其歷史原貌的原則,結合川北地區傳統建築風格進行設計重建。重建的中天樓共3層,結構形式爲底框結構,建築面積爲185.09平方米。目前,中天樓重建工程已經完工。

SANY0025_nEO_IMG SANY0026_nEO_IMG SANY0035_nEO_IMGSANY0037_nEO_IMG SANY0039_nEO_IMG SANY0043_nEO_IMGSANY0048_nEO_IMG SANY0056_nEO_IMG SANY0060_nEO_IMGSANY0064_nEO_IMG SANY0065_nEO_IMG SANY0072_nEO_IMGSANY0094_nEO_IMG SANY0097_nEO_IMG SANY0114_nEO_IMG

 

 

閬中古城-川北道署,貢院

川北道署:早在新石器时代,阆中已有先民生息。夏代为梁州之城,殷商时代为巴方,周代属巴国。到了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置县,其间除隋朝改为阆内县外,阆中之名沿用至尽。靠水而建的阆中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嘉陵江到了这里江面开阔,水流平缓,形成一个天然码头,占据水路优势的阆中自然成为古时川北政治经济重镇。明清两代,川北道署和川北镇总兵署都建在此地,现在的古城中还残留着许多历史的痕迹

 

貢院:清代考棚在城內學道街、清嘉靖年間重建、原由山門、廊道、考房、大殿、二殿、後殿和考生宿房組成。現存有卷棚式廊道,縱橫共長50多米,廊道兩旁的木欄上帶有飛仙椅。左右有兩排考室,各室相隔,飾以雕花。至今保護較好,是全國僅存的兩處考棚之一。    清代考棚,是川北道貢院的俗稱。科舉制度是封建王朝分科考試選拔文武官員後備人才的一鐘制度。明清時,閬中代行四川臨時省會10年,在這裏共舉行鄉試四科。省會遷徙後,閬中貢院考棚又作縣試、府試場所至廢除科舉制度

SANY0291_nEO_IMG SANY0296_nEO_IMG SANY0299_nEO_IMGSANY0300_nEO_IMG SANY0301_nEO_IMG SANY0303_nEO_IMG

 

閬中古城-火神樓,秦家大院

火神樓是古代用于祭祀火神的場所,是閬中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兩層過街式樓閣。火神源于明代餘象鬥《南游記》中華光救母的故事,華光上天入地具有火一樣的個性,後來人們把他作爲火神進行崇拜。雖然無法考證閬中火神樓建于何時,但清道光年間(1851年)的閬中治城圖上已有此樓,是閬中人祭祀火神的場所。在火神樓的樓閣中有威武的火神雕塑、火神的起源、傳說彩畫等。

 

      閬中秦家大院位于閬中古城南街,始建于清初,占地1000多平方米,是一座有30多間房屋的串株式三進、四合院,爲古城中現存氣勢最爲宏偉的紅色旅游大院。該院結構嚴謹,布局合理,極有富家氣勢。進二門經過廳,前院正中是堂屋和廳房,是祀祖先請貴客和長輩居住之地,高于其它房屋,體現長幼有序的傳統觀念。堂屋兩房有門通過廳,中天井與後天井之間的廳房俗稱旱船,是接待客人、洽談生意之處,陳設講究。南側小天井,設花廳照壁、書房,幽靜自然,別有洞天。

SANY0157_nEO_IMG SANY0135_nEO_IMG SANY0140_nEO_IMGSANY0144_nEO_IMG SANY0146_nEO_IMG SANY0147_nEO_IMGSANY0161_nEO_IMG SANY0162_nEO_IMG SANY0165_nEO_IMGSANY0166_nEO_IMG SANY0169_nEO_IMG SANY0170_nEO_IMGSANY0173_nEO_IMG SANY0175_nEO_IMG SANY0176_nEO_IMG

 

 

閬中古城-漢恒侯祠(又稱張飛廟)

 張飛,字翼德, 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一員猛將,在三軍中取敵上將之首級如探囊取物,與關羽共稱萬人無敵。張飛死後,人們爲紀念張飛,曾于各地修建了不少的張飛祠廟,其中最有名的是長江三峽上的雲陽張飛廟(現在正搬遷新址中)及閬中的張飛廟。
    閬中的張飛廟,其正式名稱是張桓侯祠,因其死後被封爲桓侯,全祠占地十餘畝,由古建築群、張飛墓及後花園組成。該祠位于閬中古城內,當年張飛率兵鎮守閬中,也被害于閬中,所以閬中張飛廟應該是所有張飛廟中最有價值的一座。

SANY0220_nEO_IMG SANY0230_nEO_IMG SANY0236_nEO_IMGSANY0247_nEO_IMG SANY0253_nEO_IMG SANY0255_nEO_IMGSANY0257_nEO_IMG SANY0270_nEO_IMG SANY0283_nEO_IMG

 

阆中古城风水文化及其旅游开发初
http://www.zangshu.com/1/6694.html

唤回失落的记忆
http://www.lzorg.com/Htmls/Fashion/NingboEffect/20061222161024.htm

阆中市-互动百科
http://www.hoodong.com/wiki/%E9%98%86%E4%B8%AD%E5%B8%8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峻霖 Le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