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arning-數位學習
KM-知識管理

我開始接觸eLeaning的時候,是25歲從系統工程師換工作轉為程式設計師,因為公司主要開發大專院校的eLearning平台,所以我開始學習瞭解什麼是eLearning。

一開始是擔任程式設計師參與開發eLearning平台,後來轉換為客服工程師,幫學校客戶解決系統上的問題及教導如何使用平台功能。但如果只會功能操作,並無法協助學校成功導入eLearning,於是我進修了中山網路大學碩士學分班課程。這是完全使用線上同步與非同步教學的課程。我第一個選修的課程是[eLearning理論與實務],教授老師是陳年興教授。當時老師正在澳洲進行長期學術研究,而班上三十幾位同學有的在台北,有的在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屏東等全省各地,完全就是靠eLearning同步與非同步方式來教學。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什麼是eLearning,在老師的帶領下,每週固定的上課時間,是透過Joinnet線上群組軟體,50分鐘的課程,前40分鐘由老師線上即時教學,上課過程中也會臨時抽點同學發言回答,最後10分鐘則是Q&A時間。而上課之外的時間,同學就是到網大eLearning平台,用課程內容區觀看課程資料,討論區交流討論,作業區繳交作業,這樣的非同步方式來參與及互動。

d1  

另外,在這學期的課程裡,老師也安排三次小組報告。由四至五人為一組,利用課餘時間自己用平台的同步與非同步功能相互討論,然後在小組報告日,直接進行各組線上報告。因為各組同學北中南都有,大家的工作性質也不一樣,所以激發許多創意火花。第一次的小組報告有幾組表現特別出色,第二次小組報告其它組在學習觀摩下也跟上展現同樣的水準。在期末第三次的小組報告最是精彩,各組創意齊發展現各式各樣讓人意想不到的小組報告,竟然比傳統的實體上課還要精彩,同學們的互動交流比傳統實體學校還要熱絡,這是我第一次感到學習竟然那麼的有趣,還有這麼大的學習體會。

整個學期同學們都沒有見過面,除了期中考北,中,南各區同學有稍微見個會,就是期末考大家一起到高雄中山大學考試及相聚。大部份的同學都沒有見過面,但因為整個學期在網路上的互動,彼此非常的熟悉,在第一次見面的當下發覺怎麼大家長的都跟印象裡的不一樣,但馬上就熟絡起來,同學間的感情甚至比以前上實體課程還要好。課程結束至今七,八年,我的好幾位好朋友都是那時eLearning的同學。

我因為從小不喜歡念書,從國中以來考試總是吊車尾,人家排名次是從前面開始排,而我總是班上倒數前十名。高中沒考上新竹第一志願轉而唸新竹高商,而進了高中成績還是一樣總是班上末十名,至二專,二技也都差不多。這是因為傳統的填壓式教學根本引發不了我的興趣,還澆息了學習的動力,只想快快進入社會逃離學校的環境。而進入到職場後,換了幾份工作,還沒找到自己的角色方向,工作沒有出色的表現,所以也一直沒有很大的自信心,工作只是為工作而做,下班之餘就是沈浸在電動玩具的虛擬世界,這是在逃避現實。這一逃避,就是五年的時間,我完全活在電動玩具的虛擬世界裡。

但在這次中山網路大學-eLearning理論與實務的課程中,因為老師的帶領,讓同學們熱絡的相互交流,相互討論與學習,讓我們充份學習到eLearning的理論,以及如何將理論應用在實務裡。這是我第一次喜歡上學習的感覺,從來不喜唸書的我,重拾對書本的喜好與熱情。

除了上學分班,我也不斷的鑽研eLerning方面的知識,在當時著名的eLearning討論區-金紅小築,學習到鄒景平老師的eLearning知識。也在金紅小築討論區,時常發表自己對eLearning的學習體悟與心得,在眾多網友的激辯討論中,修正自己的觀點,獲得最終的知識心得。這是知識深化的過程,從外部知識轉為內化知識,也因經過千錘百鍊的激辯討論,自己的觀點能穩穩的站住腳,因此也建立起自己堅強的信心。同時鄒景平老師的許多文章帶給我人生很大的啟發,這三句是我的座右銘,讓我即使遇到再多的困難,再徬徨,還能一路堅持著走下來。

-退步是進步的張本,低谷是能量的累積-
-沒有目標的船,永遠遇不到順風-
-至道無難,唯嫌輕略,但起而行,洞然明白-

因為知識的獲得能讓我應用在工作上,工作上我不只解決系統上的問題及教導如何使用平台功能,我還能教導他們如何導入eLearning,發揮最大成效。因為這是我自己親身體驗過的,所以我深信eLearning能帶來這樣大的成效。我從在校時快要放棄自己的人,轉換到對自己有完全自信心的人,能對外散發教人知識理念,這一年我已經三十歲,這樣的轉變,是因為eLearning。

d2  

之後,我為了追求更上一層的發展,從新竹來到台北,進入到企業KM的領域。因為eLearning跟KM有點類似的理念,我想搞清楚到底KM跟eLearning有什麼不一樣。於是我進入銷售KM平台的資訊公司。先是瞭解到什麼是知識管理系統,有哪些功能,但之後的問題跟eLearning一樣,知道系統功能還不夠,必須瞭解什麼是知識管理KM,才能將KM的理論與實務應用在企業中,才有機會成功導入KM,於是我又進修了中國生產力的知識管理師系統課程。在著名的KM專家-陳永隆老師的教學下,我瞭解到什麼是KM,以及KM導入的方法為何。

同時在公司裡,我也負責公司內部的KM導入工作。因為即然我們是在賣KM平台,就必須自己先用KM,獲得成果,別人才會相信。在我嘗試著導入KM半年中,沒有顧問的引導協助,只能自己依著學到的KM知識摸索的導入應用。這是很危險的作法,就像還沒考到駕駛的人,還沒有教練的實際帶領,就自己看書學開車,一下就出事。KM因為牽涉到企業文化,公司管理制度,所以一定要老闆有徹底改變的決心,高階主管的支持,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一位已有成功導入經驗的KM顧問協助導引,才有可能會成功。而大多數的公司,根本不瞭解這樣的情況,以為KM跟一般執行系統一樣,由系統顧問導入系統就可以,這真是大錯特錯,這也是幾乎所有導KM的企業,最後知識管理變成文件管理,導入失敗的原因。我在深入瞭解到KM是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明白在企業界,KM是沒有發展的機會,於是我後來轉進到製造業資訊系統,至少製造業資訊系統是公司執行所需非常重要,導入有成效才能展現技術顧問的價值。

———————————-

論述eLearning與KM

eLearning與KM其實是一體的兩面,KM知識管理講求的是知識的分享,以及如何管理與應用知識。但知識不可能憑空而來,尤其每個員工的知識都是他的核心價值,哪個人願意把他的核心知識分享出來?如果他的知識分享出來,老闆就可以隨時找個人把他換掉,取而代之。所以KM牽涉到的是企業文化與管理,非得從改變企業文化,改變管理制度去著手。有著分享無私的企業文化,加上實際的獎勵升遷制度,員工相信了企業,才有可能把知識分享出來,在企業裡不斷循環。著名的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就是最好的標竿。

企業若要導入KM,直接從系統平台容易失敗。因為沒人會先主動分享知識。所以必須先從eLearnng著手,先把公司各職務的標準作業程序SOP做出來,讓新進員工一進到公司後,三日內就可以從eLearning瞭解工作知識,立即上手。然後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比SOP更多的問題不斷發生,此時這位新進員工就要持續的把遇到的新問題,以及解決方法寫下來加進SOP之中,同時也要有獎懲制度來管理,這樣SOP就能愈來愈完善。

另外企業也要時常舉辦分享討論,除擬聚共識外還會激發創意火花。把這些討論分享的知識灌注到知識管理系統裡。還有企業也要建立專家制度,對各職務建立專家等級,資深專家負責帶領教導新進同仁,而資深專家也要不斷精進,把精進的知識灌注到知識管理系統裡,當然一樣公司要有完善的獎懲制度來鼓勵員工。這樣企業知識就會不斷的循環累積,從eLearning的執行裡,達到KM的成效。

eLearning與KM心法:
1.知識管理三要素-知識文件,知識社群,專家黃頁
2.知識的重點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的累積
3.企業要導入KM,必須先從eLearning著手,再將知識累積至KM
4.學習發生在哪裡,發生在參與學習互動中,必須塑造一個學習互動的環境
5.遊戲是快樂的,學習是痛苦的,所以需要引導互動,帶動分享,輔以機制
6.分享討論才能讓知識內化凝聚而放光芒
7.老師必須做到教學典範的轉移,帶起學生主動自主學習

 

教學典範的轉移
教學  老師教什麼      —->  學生學什麼
老師  知識供應者      —->  學習輔助者
學生  被動接受知識    —->  主動自主學習

1、老師要能釋放權力
2、學生本身要成為主動學習者(自我導向式學習)
3、要提供多元性的適性化教材
4、平台要能提供個別化的教學環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峻霖 Le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